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昆侖專題 > 管黨治黨 > 閱讀信息
佟西中:“90后”干部接連被查,如何防止貪腐年輕化
點擊:  作者:佟西中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微信號  發布時間:2023-05-28 14:09:36

 

 

“年輕干部正值干事創業‘黃金期’,作為年輕干部,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把廉潔作為最堅實的從政底線……”近日,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優秀年輕干部培訓班上,一位黨校老師為參訓的83名年輕干部講授廉潔課時表示。

 

525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文章《浙江鄞州:做實年輕干部廉潔教育》,除提到講授廉潔課,還表示緊盯年輕干部群體的個性特點和成長規律,幫年輕干部擰好“廉潔弦”。

 

梳理公開消息發現,從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到各省市紀委監委,紀檢監察部門對年輕干部的廉潔問題越來越重視,有的地方還專門為年輕干部舉行警示教育大會。

 

與此同時,“90后”干部貪腐現象也引發關注。就在一周前,516日和17日,一南一北,兩天兩名“90后”干部被查。他們分別是199212月出生的劉芳秀和199111月出生的田博文。

 

二人均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劉芳秀是四川省宜賓市長寧縣住房城鄉建設和城鎮管理局市容管理股副股長;田博文是黑龍江省七臺河市茄子河區棚改辦原鹿源社區認定組組長。

 

公開報道顯示,包括上述兩人在內,年初至今至少4名“90后”干部被查。那么,“90后”干部貪腐為何備受關注,初登政壇的他們為何折戟,其貪腐有何特點?

 

“掌握一定的權力或資源”

 

劉芳秀、田博文在家鄉工作。劉芳秀從工作到被查,已在家鄉長寧縣工作至少八年時間,去年11月剛成為長寧縣住房城鄉建設和城鎮管理局市容管理股副股長。

 

田博文18歲就參加工作,在職大專學歷,歷任家鄉七臺河市茄子河區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區沉陷辦工作人員、區棚改辦鹿源社區認定組組長等職。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田博文被查后,田博文就讀經歷、工作經歷都遭受了質疑。輿論多認為,“棚改辦”是出了名的有復雜利益牽扯的單位,學歷存疑的田博文是如何進入上述單位的?

 

523日,七臺河市相關部門對媒體回應稱,田博文是退伍兵轉業后參加的區聘,并非體制內公務員,招錄流程都是合法合規的。

 

除劉芳秀、田博文外,今年被查的“90后”干部還有珠海市糧油購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卓爾,麗水南城大數據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葉帥。

 

卓爾、葉帥分別出生于19901月和19938月,兩人均為在職大學學歷,均歷任多個崗位,后來擔任國資背景的公司高管。

 

蔡卓爾擔任副總經理的珠海市糧油購銷有限公司,最終實控人是珠海市國資委。葉帥擔任副總經理、法人的麗水南城大數據管理有限公司,最終實控人是麗水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今年5月中旬,蔡卓爾被開除公職,移送司法。通報指他靠糧吃糧、以權謀私,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在承攬糧食購銷業務等方面為他人謀利,并非法收受巨額財物。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分析稱,被查的“90后”年輕干部不少在重要崗位任職,比如棚改辦的田博文,可以對具體權力運行的某些環節施加影響。

 

類似案例在以往曾有出現。媒體報道,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原牧馬鎮項目管理辦公室副主任余雷是“90后”,主要從事征地拆遷工作。他利用工作便利,制作假拆遷資料來套取拆遷補償款,2019年至2020年,伙同他人貪污國家資金共計69萬余元,余雷個人分得29萬余元。

 

在竹立家看來,如今“90后”干部,絕大多數處于科級,或是科員,其中佼佼者或被提拔為副處級干部。但他們工作年限有的已達七八年時間,掌握和積累了一定的權力或社會資源。

 

他提到,雖然這些“90后”年輕干部級別不高,但有的處于重要崗位,有的雖然是普通工作人員,但是可以借助體制內身份謀取利益。

 

在過往案例中,就有“90后”干部存在“小官大貪”的現象。比如,“95后”干部,安徽省滁州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原工作人員張雨杰。

 

公開報道顯示,他具體工作是在政務服務中心大廳窗口接待市民,收取買房托管資金、填寫托管協議、開具銀行存款憑證和資金托管憑證。

 

張雨杰在2016年到20193年多時間里,采取收款不入賬、偽造收款事實等方式,陸續侵吞公款竟達6900多萬元。

 

社會對“90后”抱有期待

 

90后”干部貪腐現象備受關注,竹立家認為,原因有兩個:一是“90后”初入政壇,正是前途無量,為何年紀輕輕就自毀前途;二是社會對“90后”抱有期待。

 

中國人民大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劉昕認為,一般情況下,大家普遍認為年輕干部腐敗的概率會小一些,原因是年輕干部權力小,腐敗機會少,也更為看重個人前途。

 

那么,腐敗和年齡相關嗎?

 

在竹立家看來,腐敗與年齡關系不大,各個年齡段皆有貪腐現象。劉昕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腐敗有兩個最基本的前提條件,一是動機,二是機會。

 

中國新聞周刊不完全統計,“90后”干部被查數量,年初至今至少4名,2022年至少7名。2021年《中國紀檢監察報》等媒體至少披露8個年輕干部被查案例,其中不乏“95后”。

 

有地市曾披露年輕干部查處情況。佛山市紀委監委20219月通報,十九大以來,全市立案查處“80后”“90后”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1927人,占總數的32%,同比有明顯增加。

 

佛山市官方通報還提到,他們之中八成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且大多從事一線執法和窗口服務。

 

近幾年“90后”干部被查通報不時見諸報端,是否意味著年輕干部貪腐情況在變嚴重?

 

竹立家認為,這需要數據作支撐,隨著年輕干部群體逐漸走上領導崗位,基數變大的情況下,被查處人數可能增加。這也表明反腐在不斷深化,不斷向基層下移,打虎同時也打蒼蠅。

 

劉昕說,不是最近腐敗的年輕干部在變多,而是與反腐的力度和范圍有關,從中央到地方,各級紀委都在監管,監管更為嚴格,被查處的人數也會增多。

 

如何防止貪腐年輕化

 

除此貪腐侵吞公款外,“90后”干部腐敗還有哪些特點和危害?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說,雖然腐敗與年齡無關,但從以往案例看,確實有年齡階段的特點。

 

他提到,過去腐敗是傳統型腐敗,追逐金錢,收錢之后會偷偷把錢藏起來,如今被查的“90后”干部,是享樂型或消費型腐敗,腐敗的動力是追求更奢侈的生活方式。

 

從腐敗的行為看,莊德水提到,傳統型腐敗是收受現金禮品,年輕干部在腐敗手法上更“高級”,更有高科技的成分,特別是財務領域的人會利用制度漏洞,及掌握的專業技能來實施腐敗。

 

在劉昕看來,“90后”干部的權力掌控范圍與崗位職責,同縣委書記、縣長,市委書記、市長,以及省部級高官,是無法同日而語的,涉案金額相比而言也較小。

 

莊德水說,“90后”干部腐敗最大的危害是,會對當地政治生態帶來負面影響,尤其是對同齡人帶來極其負面的示范效應,外界還可能因此對干部選拔機制產生質疑。

 

竹立家提到,“90后”年輕干部腐敗,直接損害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因為他們大都是基層工作人員,直接與群眾接觸。群眾往往根據他們的素質作風,來評價一地的黨風政風。

 

對于如何防止貪腐年輕化,劉昕認為腐敗的機會不僅取決于個人,而且取決于制度設計,即一個人不受監督的權力能有多大,尋租的空間有多大。

 

劉昕提了三個對策,一是完善制度設計,提高行政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程度,盡可能不讓干部掌握過大的自由裁量權,不給他們貪腐的機會。

 

二是提高各項政策以及行政管理過程的透明度和公開化程度,通過體制內部和外部的雙重監督以及腐敗發生后的及時有力懲治,以此弱化年輕干部腐敗的動機。

 

三是在干部選拔任用方面,選拔德才兼備的年輕人進入干部隊伍,同時優化干部晉升決策的程序和方法,為年輕干部的職業發展提供更為順暢的、公平的發展通道,強化廉政教育。

 

莊德水認為,干部選拔任用是重要因素。如果年輕干部是憑借歪門邪道走上領導崗位的,會愈發促使腐敗滋生和蔓延,如果能把好年輕干部選拔關,這對政治生態也有正向意義。

 

防止貪腐年輕化,政治生態也是重要因素。莊德水說,要給年輕人成長創造比較良好的環境,使他們走上領導干部之初就珍惜崗位,珍惜手中掌握的權力。

 

他提到,還需要對年輕干部加強監督和管理,要針對年輕干部的思想特點,以及他們的群體性特點來加強教育監督和管理,加強初心和使命教育。

 

竹立家表示,對“90后”年輕干部,要政治教育、道德教育雙管齊下,同時還要強化監督,尤其是社會公眾的監督,“社會公眾監督往往是非常有力量的”。

 

值得注意的是,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提出“高度關注年輕干部違紀違法問題”,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強調“對年輕干部從嚴教育管理監督”。

 

今年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再次對此問題作出明確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綜合運用談心談話、廉政教育、清單管理、靶向糾治等多種方式,著力提高年輕干部拒腐防變免疫力,引導扣好廉潔自律“第一??圩?rdquo;。

 

作者:佟西中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微信號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